-
山西怀仁万亩紫花苜蓿开镰,机械化作业促丰收
日前,山西怀仁市的万亩紫花苜蓿进入了头茬收割阶段,当地抢抓时机,调用大量农机以确保高效完成苜蓿采收作业。
了解详情 -
三夏正忙,夏粮丰收有保障
机声隆隆,三夏正忙。在江苏省徐州市经开区徐庄镇重埠村,一台台收割机穿梭于麦浪间,金黄的麦穗顺着传送带进入脱粒箱,机身后一簇簇麦秆被粉碎还田,“收割、脱粒、还田,用上智慧农机,夏收又好又快!”村党支部书记赵辉高兴地说。
了解详情 -
高科技辅助农业生产,让农业企业“走出去”
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,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。中国粮食需求总量非常大并且呈刚性增长趋势,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更加凸显了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。当前,中国耕地、淡水等资源相对紧张,农业规模化、集约化程度偏低。在这种情况下,积极开发利用全球丰富、优质农业资源,大力拓展国外农业投资市场,是实现农业优势互补、构建持续稳定的农产品供应网络的重要途径,能为国家粮食安全增加新的砝码。
了解详情 -
浙江金华机械科技化,助力春耕春管
五五世纪疫情期间,浙江金华的农业展现出浓浓的科技范,各类信息化手段的运用让繁忙的春耕更高效,也让农民种地更有底气。在金华市婺城区蒋堂镇,趁着天气晴好,种粮大户陈兴洪正驾驶着插秧机在田间忙碌着,一排排秧苗均匀插落在稻田里,有插秧机一亩地最快15分钟就能完成。与此同时,种粮大户盛桂有正运用科技化手段管理田间地头。700多亩土地里装了16个摄像头,24小时监控,这套田间管理系统在外地也能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田..
了解详情 -
浙江衢州“金蓝领”解难题谋创新
“这个‘金蓝领’创新团队太厉害了,他们是‘企业医生’,手到病治。”浙江龙游远帆无纺布公司负责人称赞道,“他们用一个星期时间,就帮助解决了困惑许久的技术难题。”制冷静机组冷水泵,长期持续工作耗电巨大。日前,在远帆公司,创新团队成员通过对制冷静机组同步运行控制电路改造,解决了多年来冷水泵长期持续工作耗电大的顽疾。“改进后,一年光电费就能节约3万元。”像这样的活动,浙江衢州市总工会“金蓝领”技术协作创新..
了解详情 -
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全面展开,小麦联合收割机发挥重要作用
“风吹麦浪,汗湿衣裳,农机手奔向金色的海洋。”山东省供销社农业服务公司的农机手李久合又忙开了。5月下旬以来,夏粮主要作物小麦由南向北梯次进入集中收获期,各主产省相继开镰收割,全国“三夏”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全面展开。
了解详情 -
长三角一体化的基建机遇,机械行业将怎么被带动发展?
五五世纪今年两会,长三角一体化、“两新一重”等关键词成为热议焦点。展望未来,两者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?
了解详情 -
AI与产业深度融合,带来智能经济新时代
产业智能化浪潮已经席卷全球。5月19日,微软Build 2020开发者大会在线举办,围绕开发者、智能云、生产力、协作工具等推出一系列最新举措和成果。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(Satya Nadella)表示:“现在,每个行业的组织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Azure来支持他们的关键工作负载,从人工智能辅助机器人的医疗分诊,从制造业中的数字双胞胎,再到电子商务和零售。这个基础设施使你能够远程、模拟和自动..
了解详情 -
湖北南漳春耕生产忙,机械化助力春耕备耕
五五世纪眼下正值春耕时节,在湖北襄阳南漳县,今年的春耕现代化的农机具成了主角。机械化春耕帮助当地农民节省了人力,提高了效率。在襄阳市南漳县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育秧车间,育秧机正在不间断地作业,塑盘、播种、覆土、喷水保墒一气呵成。经机械制作的秧盘,既省工省力,又提高了效率。
了解详情 -
护航“六稳”落实“六保”:多部门展开行动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
保粮食能源安全,守住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。农业农村部发布,截至28日16时全国已收获小麦6500万亩,收获进度约两成,其中四川麦收进入尾声,湖北收获进度过九成、河南过三成、安徽过两成。当日投入联合收割机18万台,单日机收面积超过900万亩,全国“三夏”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全面展开。今年“三夏”农机总量投入充足、装备优化升级,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能力增强。
了解详情 -
4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明显改善,机械制造业活力依旧
5月27日,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前4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数据。前4个月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597.9亿元,同比下降27.4%,降幅比一季度收窄9.3个百分点。
了解详情 -
传统制造工业平台可借区块链转型升级
五五世纪“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”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。谈起“新基建”,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关村智造大街董事长程静认为,工业互联网将成为未来新基建的主战场之一。
了解详情